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冬季风力强劲,寒潮频袭,尤其寒冷。2001年,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引进7个抗寒梅花品种,经抗冻试验,现已成功筛选出5个抗寒梅花品种,连续4年开花,每年还有少量结实。2006年,有关专家对该项目进行验收,初步确定‘送春’、‘燕杏’、‘丰后’、‘淡丰后’4个品种能够适应吉林寒地气候条件,为北方地区种植梅花奠定了基础。
引种区气候条件
试验区设置在远离城区的黑林子八岔沟苗圃,位于北纬43°54′,东经125°17′,土壤为退化黑钙土,年平均气温5.6℃,1月份平均温度-15.5℃,7月份平均温度23.1℃,年极端低温-38.8℃,年极端高温35.7℃,相对湿度63%,年降水量330~650mm,蒸发量1000mm以上,霜日数218天,处于季风区,年均6级以上大风37.1天;雨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特征特性
4个引种成功的梅花品种特征及特性描述如下:
‘送春’ 小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果枝褐色,枝条颜色在不同季节有变化,夏季绿色,由秋至冬从绿色渐变为棕红,冬季棕红色。叶长卵形,酷似杏叶,较薄。花芽秋季形成后春季生长,4月初透色,花蕾倒卵形,实心,深红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期5月5日至15日,花浅碗状,花瓣正面浅粉色,背面深红色,重瓣,3~4轮,约25枚,雄蕊50,有个别雄蕊瓣化,雌蕊1枚,发育或退化,能少量结实。
‘丰后’ 树冠扁圆开张,枝干红褐色,大小枝直上或斜出,小枝灰绿色,似杏树,粗壮。1~2朵花着生于中短花枝上,花期5月中旬,花径31~40mm;花蕾卵圆形,**,中心无孔,深桃红色;花浅碗形,花瓣3~4层,外瓣略后翻,内瓣略内卷。顶端波折起伏;花正面深粉红至浅粉红,反面深粉红,花瓣16~22枚,萼片5枚,深绛紫色,花梗长而粗;雄蕊短于花瓣,集束花心,雌蕊1枚,不发育;花托肿大,易结实。
‘燕杏’ 树冠卵圆形。枝干紫褐色,有纵向纹,皮孔小而密;大枝颜色与树干相同,直上及斜出;1~3朵花生于中短ㄖι希偈诔せㄖι希ㄆ?月初,花径1.9~2.2cm,花蕾倒卵形,无中孔,水红色;花浅碗形至碟形;花正反面均为极淡的黄白色,初开时略洒淡肉红晕;花瓣5;萼片5,淡暗绛紫色,反曲;花梗短;雄蕊辐射状,雌蕊1枚,发达;花特别繁密,易结实。
‘淡丰后’ 树型较高大,花朵繁多。幼蕾期鲜红色,大蕾期粉红色。盛花后淡红色,花瓣20~22枚,倒卵形,花形开张;花心桃红色,花冠直径31~40mm,雄蕊花丝淡黄白色,花药黄色,雌蕊柱头淡黄色,高于雄蕊。花萼紫红,萼基黄绿,花开后萼片向后反曲。具杏花香味,花托肿大,易结实。
引种区气候条件
试验区设置在远离城区的黑林子八岔沟苗圃,位于北纬43°54′,东经125°17′,土壤为退化黑钙土,年平均气温5.6℃,1月份平均温度-15.5℃,7月份平均温度23.1℃,年极端低温-38.8℃,年极端高温35.7℃,相对湿度63%,年降水量330~650mm,蒸发量1000mm以上,霜日数218天,处于季风区,年均6级以上大风37.1天;雨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特征特性
4个引种成功的梅花品种特征及特性描述如下:
‘送春’ 小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果枝褐色,枝条颜色在不同季节有变化,夏季绿色,由秋至冬从绿色渐变为棕红,冬季棕红色。叶长卵形,酷似杏叶,较薄。花芽秋季形成后春季生长,4月初透色,花蕾倒卵形,实心,深红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期5月5日至15日,花浅碗状,花瓣正面浅粉色,背面深红色,重瓣,3~4轮,约25枚,雄蕊50,有个别雄蕊瓣化,雌蕊1枚,发育或退化,能少量结实。
‘丰后’ 树冠扁圆开张,枝干红褐色,大小枝直上或斜出,小枝灰绿色,似杏树,粗壮。1~2朵花着生于中短花枝上,花期5月中旬,花径31~40mm;花蕾卵圆形,**,中心无孔,深桃红色;花浅碗形,花瓣3~4层,外瓣略后翻,内瓣略内卷。顶端波折起伏;花正面深粉红至浅粉红,反面深粉红,花瓣16~22枚,萼片5枚,深绛紫色,花梗长而粗;雄蕊短于花瓣,集束花心,雌蕊1枚,不发育;花托肿大,易结实。
‘燕杏’ 树冠卵圆形。枝干紫褐色,有纵向纹,皮孔小而密;大枝颜色与树干相同,直上及斜出;1~3朵花生于中短ㄖι希偈诔せㄖι希ㄆ?月初,花径1.9~2.2cm,花蕾倒卵形,无中孔,水红色;花浅碗形至碟形;花正反面均为极淡的黄白色,初开时略洒淡肉红晕;花瓣5;萼片5,淡暗绛紫色,反曲;花梗短;雄蕊辐射状,雌蕊1枚,发达;花特别繁密,易结实。
‘淡丰后’ 树型较高大,花朵繁多。幼蕾期鲜红色,大蕾期粉红色。盛花后淡红色,花瓣20~22枚,倒卵形,花形开张;花心桃红色,花冠直径31~40mm,雄蕊花丝淡黄白色,花药黄色,雌蕊柱头淡黄色,高于雄蕊。花萼紫红,萼基黄绿,花开后萼片向后反曲。具杏花香味,花托肿大,易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