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富春苗木果品合作社

海岸卫士红树林

发布时间:2025-02-25

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3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 红树林享有“海岸卫士”美誉。然而,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正以年均1%的速度减少,并面临着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等严重威胁。 我国现有红树林约2.9万公顷,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的国家之一。 大美红树林 黄论谦摄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长,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红树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防风消浪、保持土壤、净化海水、储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2004年**洋海啸中的优异表现,让红树林“海岸卫士”的盛名在全球远播。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美洲,亚洲居首位,约占42%。我国处于世界红树林分布区北缘,现有红树植物8个群系21科25属37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科14属26种,半红树植物10科11属11种。主要树种有白骨壤、秋茄、桐花树、红海榄、海莲、木榄、角果木以及海桑等。 红树林一般生长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淤泥沉积的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入海处。在我国,红树林只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其中90%以上分布在广东、广西和海南。 广西石角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 陈小川摄 我国50%以上的红树林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远超25%的世界平均水平 红树林生态价值高、区位特殊。专家估计,20世纪50年代,我国红树林面积约5万公顷。然而,此后的三四十年间,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日渐加大,海岸工程建设、围垦养殖、沿岸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日益加剧,红树林大面积消失,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促进沿海生态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红树林湿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001年起,原国家林业局启动红树林保护工程,将全国约50%的红树林划入自然保护区。《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等规划和文件相继出台,国家对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的投入不断加大,各地营造红树林的热情高涨,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进程加速。我国红树林面积由2000年的2.2万公顷,增加到现在的约2.9万公顷,新增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2017年4月,习**总**在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地考察时强调,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2018年10月,习**总**主持召开中央财经**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生态灾害能力。 总**对红树林保护恢复的重要指示、批示,为红树林保护恢复指明了方向。2019年4-6月,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组织开展红树林资源现状和适宜恢复地调查,编制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将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 根据福建省滨海沙地保护与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文卿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国已建立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不包括港澳台)38处,超过50%的红树林被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远远超过25%的世界平均水平。红树林已成为我国保护力度**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分享: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

Top